逆水寒新地图兰若寺带你走进神秘闽南文化

share
现在听到的这一首歌,是一首不折不扣的中文歌,只不过是闽南语。我十分好奇他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看我悲惨的发现,即便是翻译后的中文歌词,我依旧看不懂。vip位福建的哥们说这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对菩萨的质问,祈求菩萨让他孩子黄泉路上有人引路。这让我更加好奇,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闽南文化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又为何总是与神佛菩萨脱不开关系呢?正好借着逆水寒上线的以闽南话发源地之一的以福建泉州为基础的新地图蓝都来大家讲一讲这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当局势动荡,中原大地战火纷飞之时,沿海一带的劳动人民便会踏上甲板,随着船帆前往太平洋的另一头,这一过程被称之为下南洋。与汤古道、闯关东、走西口一起被称为近代中国的四大移民潮,其巅峰时期便出现在宋元时期。可对于当时劳动人民来说,出海是一个无比危险的举动,无法预测的天气、未知来源的传染病,都可以轻易地夺走一船人的性命。于是,妈祖、保生大帝等民间信仰开始出现,劳动人民朴素地希望能通过祭拜神灵获得他们的庇护,好为一家妻儿老小谋得一处安身之所。也正因为出海的高风险,一般不会出现拖家带口的情况,都是一人孤身前往。这一走就代表着数年的杳无音讯。一家老小每日都望着无边的海面,渴望得到亲人的近况。所以掷茭这种古老的占卜方式开始出现,将两片木头削成新月的形状,凸面为阴,平面为阳,一阴一阳谓之可,二阴谓之不可,二阳则为神意未定,须再请示一次。假如你为远方的亲人占卜,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你是不是也想为他做些什么?所以游神这一古老的仪式开始出现。人们到神庙里将金身神像请进神轿,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而伴着游神一起出现的,往往还有声势浩大、大气磅礴的英歌。人们将脸涂满油彩,身着艳服,扮作心中的英雄模样。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远方的亲人寻求庇佑,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再次与家人团聚。讲到这里,其实还远远没有讲完,闽南的面线、饮食、服装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远远不是我一时兴起便能够讲清楚的,它们是那么古老,是那么优美,是那么动人心魄。也再次感谢逆水寒的用心,编织了瑰丽的闽南文化,用现代技术再次将其呈现在你我的眼前。也欢迎你亲自来到兰若寺,感受这个会呼吸的江湖。
《探索闽南文化:逆水寒兰若寺深度攻略》

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充满神秘魅力。在逆水寒的兰若寺新地图中,你将深入领略其独特风情。

下南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劳动人民背井离乡,驶向未知的远方。妈祖、保生大帝等民间信仰,给予他们心灵慰藉。古老的占卜方式掷茭,承载着人们对亲人的牵挂。游神仪式热闹非凡,英歌气势磅礴。

探索闽南文化,从逆水寒兰若寺开始。在这里,感受历史的沉淀,领略民俗的魅力,收获一场别样的江湖体验。
闽南文化,下南洋,民间信仰,占卜方式,游神仪式,逆水寒,兰若寺,妈祖,保生大帝,英歌
[Q]:闽南文化中为什么与神佛菩萨关系密切?
[A]:当时出海危险,劳动人民希望通过祭拜神灵获庇护。
[Q]:下南洋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A]:局势动荡,中原战火纷飞,沿海人民前往太平洋另一头。
[Q]:闽南有哪些民间信仰?
[A]:妈祖、保生大帝等。
[Q]:掷茭是怎么进行占卜的?
[A]:将两片木头削成新月状,凸面为阴,平面为阳,依结果判断。
[Q]:游神仪式是怎样的?
[A]:把金身神像请进神轿,抬出庙宇游境接受香火膜拜。
[Q]:英歌在游神时扮演什么角色?
[A]:声势浩大、大气磅礴,人们扮英雄模样伴随游神。
[Q]:逆水寒的兰若寺与闽南文化有什么关系?
[A]:以闽南话发源地之一泉州为基础展现闽南文化。
[Q]:出海的劳动人民为何多孤身前往?
[A]:出海风险高,拖家带口危险,所以多一人前往。
share